前后对冲旋流燃煤锅炉CO和NOx分布规律的试验研究

被引:28
作者
李德波
沈跃良
机构
[1]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超临界机组; 旋流燃煤锅炉; CO排放质量浓度; NOx排放质量浓度; 试验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K229.6 [燃煤锅炉];
学科分类号
080703 ;
摘要
针对某电厂600MW超临界机组前后对冲燃煤锅炉CO排放质量浓度较高且局部易出现峰值、沿炉膛宽度方向左右侧偏差明显、在不同O2体积分数下变化较大的现象,通过现场试验分析了O2体积分数和燃尽风风量对CO和NOx排放质量浓度的影响,提出了降低CO排放质量浓度的调整控制措施.结果表明:该电厂前后对冲旋流燃煤锅炉的CO排放质量浓度较高是由于配风不均而造成的;关小侧燃尽风二次风挡板开度及燃尽风二次风和三次风挡板开度,有利于降低CO排放质量浓度;综合考虑CO和NOx排放质量浓度的变化趋势,运行O2体积分数为3.0%时较为合适.
引用
收藏
页码:502 / 506+554 +5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大型电站锅炉安全及优化运行技术.[M].岑可法等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2]   超超临界对冲燃烧锅炉高温腐蚀研究 [J].
张基标 .
浙江电力, 2011, 30 (04) :4-6
[3]   新型煤粉燃烧器的燃烧机理分析 [J].
樊泉桂 .
广东电力, 2010, 23 (04) :45-50
[4]   某台墙式燃烧锅炉严重高温腐蚀和低负荷飞灰可燃物含量高的原因分析 [J].
牟春华 ;
张义政 ;
王春昌 .
热力发电, 2008, (07) :39-42
[5]   600MW超临界直流锅炉的燃烧调整试验 [J].
杨震 ;
庄恩如 ;
曹子栋 .
动力工程, 2007, (04) :502-506+521
[6]   超超临界1000MW锅炉选型的几个关键要点 [J].
郑民牛 .
动力工程, 2006, (02) :166-170
[7]   超临界和超超临界锅炉煤粉燃烧新技术分析 [J].
樊泉桂 .
电力设备, 2006, (02) :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