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山包越冬黑颈鹤迁徙路线的卫星跟踪

被引:29
作者
高立波 [1 ]
钱法文 [1 ]
杨晓君 [2 ]
伍和启 [2 ]
李凤山 [3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
[2]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3] International Crane
关键词
黑颈鹤; 卫星跟踪; 迁徙路线; 云南大山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2005年2月26日和3月1日在云南省昭通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别为4只越冬黑颈鹤佩戴卫星信号发射器(PTTs),跟踪研究其迁徙路线和迁徙停歇地。2005年春季迁徙中,有2只跟踪黑颈鹤到达繁殖地,其中1只黑颈鹤在2005年11月和2006年3月分别完成从繁殖地返回越冬地和从越冬地再次到达繁殖地的迁徙过程。2只春季迁徙黑颈鹤的迁徙路线大致相同——沿着长江上游金沙江、大渡河一直向北到达黄河上游白河及黑河沿岸若尔盖湿地内。春季迁徙过程中,途中停歇3—4次,总迁徙距离是674—713km,迁徙全程所用时间3—4天。秋季迁徙全程所用时间8天。在4个PTTs工作期间,共确定有13个黑颈鹤迁徙停歇地,其中11个停歇地在河流滩地;其他2个停歇地在高山湖泊附近。总体上,黑颈鹤一般选择海拔在1900m以上湖泊、河流等湿地内,距离耕地较近且人、畜干扰较少的栖息地停歇。
引用
收藏
页码:353 / 36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中国首次卫星跟踪黑颈鹤研究初报
    杨晓君
    钱法文
    李凤山
    高立波
    伍和启
    [J]. 动物学研究, 2005, (06) : 657 - 658
  • [2] 黑颈鹤迁徙研究初报
    吴至康
    李筑眉
    王有辉
    江亚猛
    李若贤
    李德浩
    周志军
    李来兴
    [J]. 动物学报, 1993, (01) : 105 - 106
  • [3] 云南昭通大山包发现黑颈鹤
    王紫江
    胡志浩
    [J]. 野生动物, 1990, (04) : 47 - 47
  • [4] 云贵高原黑颈鹤的现状及保护[M]. 云南民族出版社 , 李凤山,杨晓君,杨芳主编, 2005
  • [5] 鸟类学[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郑光美主编, 1995
  • [6] Migration routes and important resting areas of Siberian cranes (Grus leucogeranus) between northeastern Siberia and China as revealed by satellite tracking
    Kanai, Y
    Ueta, M
    Germogenov, N
    Nagendran, M
    Mita, N
    Higuchi, H
    [J].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2002, 106 (03) : 339 - 346
  • [7] Satellite tracking of the migration of the red-crowned crane Grus japonensis
    Higuchi, H
    Shibaev, Y
    Minton, J
    Ozaki, K
    Surmach, S
    Fujita, G
    Momose, K
    Momose, Y
    Ueta, M
    Andronov, V
    Mita, N
    Kanai, Y
    [J]. ECOLOGICAL RESEARCH, 1998, 13 (03) : 273 - 282
  • [8] An Adjustable Radio-Package for Ducks[J] . Bird-Banding . 1972 (4)
  • [9] Migration of Desoiselle Cranes in Asian based on SatelliteTracking andfieldwork. Kanai Y,Minton J,Nagendran M,Ueta M,Auyrsana B,Goroshko O,Kovhsar AF,Mita N,Suwal RN,Uzawa K,Krever V,Higuchi H. Global Environmental Research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