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玉门5.9级地震序列精确定位和发震构造研究

被引:5
作者
荣代潞
李亚荣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
[2]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 兰州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3] 兰州
[4] 兰州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关键词
地震精确定位; 双差地震定位法; 玉门5.9级地震; 发震构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用“双差法”对2002年12月14日甘肃玉门5.9级地震的主震和余震序列进行了重新精确定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和发震机制。结果表明,在汇合处玉门断裂向深部延伸和旱峡—大黄沟断裂汇合在汇合处的断层面上发生逆推错动,造成这次主震和余震的能量释放。
引用
收藏
页码:239 / 2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双差地震定位法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地震精确定位中的应用.[J].杨智娴;陈运泰;郑月军;于湘伟.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3, S1
[2]   2002年12月14日甘肃省玉门市5.9级地震概述 [J].
董治平 ;
赵光堃 ;
马尔曼 ;
荣代潞 ;
何文贵 .
国际地震动态, 2003, (07) :13-22
[3]   祁连山西段玉门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相关问题的讨论 [J].
陈文彬 ;
刘百篪 ;
徐锡伟 ;
戴华光 ;
王峰 .
西北地震学报, 1999, (04) :46-51
[4]   祁连山西段酒西盆地区阶地构造变形的研究 [J].
陈杰 ;
卢演俦 ;
丁国瑜 .
西北地震学报, 1998, (01) :29-37
[5]  
活动断裂研究.[M].《活动断裂研究》编委会;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编];.地震出版社.1996,
[6]  
震源物理.[M].郭增建;秦保燕编著;.地震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