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三号卫星紫外臭氧垂直廓线反演算法及对比反演试验

被引:11
作者
黄富祥
赵明现
杨昌军
董超华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测量和定标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关键词
风云三号卫星; 紫外臭氧垂直探测仪; 反演算法; 对比反演试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07 [大气遥感];
学科分类号
1404 ;
摘要
从正演模型和反演计算两个方面,介绍风云三号卫星紫外臭氧垂直廓线反演算法FY-V1.0,并比较了与美国NOAA目前两种业务反演算法V6和V8的差异.利用美国NOAA/SBUV(/2)的L1b观测数据,开展FY-V1.0与V8的对比反演试验.对比反演试验结果表明:在全球低(纬度数<30°)、中(30°≤纬度数<60°)、高(60°≤纬度数<90°)3个纬度带,FY-V1.0反演廓线都与V8产品很好地吻合,FY-V1算法相对反演精度在±2以内.初步分析表明,卫星紫外臭氧垂直廓线反演算法的误差主要有3个来源:一是下垫面理想化假设,二是多次散射和反射辐射的辐射查算表插值计算,三是先验臭氧廓线X0缺乏对中国区域的代表性.分析认为,未来FY-V1.0算法反演精度改进主要在二个方面:一是利用TOMRAD模式开展多次散射和反射辐射的直接计算,代替目前的辐射查算表插值计算方法;二是通过增加臭氧廓线气候数据库中国区域廓线,或者改进中国区域先验臭氧廓线X0生成方法,改进其对中国区域的代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136 / 114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Algorithm for vertical ozone profile determination for the Nimbus-4BUV data set. Bhartia P K,K F Klenk,V G Kaveeshwar,et al. the Fourth conference on Atmospheric Radiation . 1981
[2]  
What you need to know to RunTOMRAD. Celarier E A,Flittner D E.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