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城市规模与空间结构效应研究评述与展望

被引:35
作者
席强敏 [1 ,2 ]
李国平 [3 ]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3]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规模; 超大城市; 综合效应; 中国;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8.01.008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对中国超大城市规模与空间结构的综合效应进行系统研究,一方面可以深化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有助于把握城市发展规律,统筹城市规模和空间结构,探索人口高度密集地区的优化开发模式。文章分别从城市规模效应、城市空间结构测度与效应三个方面对超大城市规模与空间结构效应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展望。未来研究中亟需将城市规模效应与空间结构效应结合起来,构建城市综合效率提升导向下城市规模效应和空间结构效应相互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和实证模型,加强对中国超大城市规模与空间结构相互影响的实证研究,探究如何通过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扩大超大城市适度规模区间,提升超大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系统的综合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1 条
[1]   超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影响因素及人口对策研究 [J].
沙勇 .
南京社会科学, 2016, (10) :57-62
[2]   中国超大城市常住外来和常住户籍人口居住-就业的空间错位——基于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实证 [J].
孙铁山 ;
刘霄泉 .
人口与经济, 2016, (05) :23-34
[3]   多中心空间结构经济绩效的研究进展及启示 [J].
孙斌栋 ;
丁嵩 .
地理科学, 2017, 37 (01) :64-71
[4]   超大城市人口调控困境的再思考 [J].
尹德挺 .
中国人口科学, 2016, (04) :61-73+127
[5]   控总量还是调结构:论特大和超大城市的人口调控——以北京市为例 [J].
熊柴 ;
邓茂 ;
蔡继明 .
天津社会科学, 2016, (03) :99-104
[6]   城市雾霾管控:土地利用空间冲突与城市风道 [J].
徐建春 ;
周国锋 ;
徐之寒 ;
周德 ;
郑升 .
中国土地科学, 2015, 29 (10) :49-56
[7]   基于RS和GIS的重庆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J].
金贤锋 ;
陈甲全 ;
张泽烈 .
地理空间信息, 2015, (04) :14-16+26+11
[8]   基于点模式分析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以北京都市区为例 [J].
郭洁 ;
吕永强 ;
沈体雁 .
经济地理, 2015, 35 (08) :68-74+97
[9]   特大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中国实证研究 [J].
孙斌栋 ;
王旭辉 ;
蔡寅寅 .
城市规划, 2015, 39 (08) :39-45
[10]   产业结构、城市规模与中国城市生产率 [J].
柯善咨 ;
赵曜 .
经济研究, 2014, 49 (04) :76-8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