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县64岁艾滋病致孤儿童社会心理问题浅析

被引:23
作者
许文青 [1 ]
王云生 [2 ]
季成叶 [3 ]
何景琳 [4 ]
机构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
[2] 云南省艾滋病防治办公室
[3]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
[4]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关键词
艾滋病致孤儿童; 社会心理;
D O I
10.13419/j.cnki.aids.2006.03.009
中图分类号
B844.1 [儿童心理学]; C913.5 [青少年问题];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030301 ; 1204 ;
摘要
目的了解项目县614岁艾滋病致孤儿童社会心理问题,探讨适宜的支持对策。方法对5个项目县251名614岁艾滋病致孤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结果部分儿童丧失生活希望,感觉生活很不好,原因有父母久病、失去父母、经济困难、比别人差、被歧视、家务多等。仅10.8%儿童因得到亲人和社会支持而感觉生活很好。父母病重和死亡使儿童处于长期的负面情绪,如担心、恐惧、痛苦、悲伤、绝望和害怕;因父母去世而痛苦巨大。父/母去世后恢复时间很长。一些儿童出现情绪-行为问题,如入睡困难、做恶梦、老想哭、爱发呆、想发火、不想与人交往、不能集中注意力等。1/3儿童父母患病、去世后社会交往减少,原因是担心别人不愿和自己交往、怕人欺负等。结论父母生病去世给儿童带来了诸多社会心理问题,急需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社会支持系统,给予儿童持续的社会心理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210 / 211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艾滋病孤儿生活地区教师对艾滋病孤儿问题的认识 [J].
许文青 ;
江涛 ;
许屹 ;
季成叶 ;
何景琳 ;
朱立波 .
中国学校卫生, 2005, (08) :620-621
[2]   HIV/AIDS相关的羞辱与歧视 [J].
施小明 ;
郑锡文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4, (01) :67-6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