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人类学界的中国西南研究

被引:17
作者
彭文斌 [1 ]
汤芸 [2 ]
张原 [2 ]
机构
[1]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所
[2]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关键词
中国西南; 美国人类学中国研究; 范式分类与特点; 学术反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4 [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开放以来,美国人类学的中国研究出现了以华北、东南汉区社会为研究主题和以西南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的二种倾向,中国西南族群文化的探索也开始在美国的中国学研究中崭露头角。本文简要回顾了80年代以来美国人类学者们在中国西南所从事的研究,并将其归纳为三种类型,即概念之争、书写政治与文化展示研究。本文概述了各类型的基本特点,并对改革开放以来美国人类学在中国西南研究的进程进行了反思。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跨越边界与范式——中国西南人类学的再思考”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J].
王铭铭 ;
杨正文 ;
彭文斌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 (10) :15-18
[2]   田野、同行与中国人类学西南研究——访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斯蒂文·郝瑞教授 [J].
彭文斌 ;
斯蒂文郝瑞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 (10) :19-32
[3]   中西之间的西南视野:西南民族志分类图示 [J].
彭文斌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 (10) :6-14
[4]   再谈“民族”与“族群”——回应李绍明教授 [J].
郝瑞 .
民族研究, 2002, (06) :36-40+107
[5]   从中国彝族的认同谈族体理论——与郝瑞(Stevan Harrell)教授商榷 [J].
李绍明 .
民族研究, 2002, (02) :31-38
[6]  
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M].王铭铭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  
想象的共同体.[M].(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Anderson)著;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8]  
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M].(美)斯蒂文·郝瑞(StevanHarrell)著;巴莫阿依;曲木铁西译;.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