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中生代花岗岩型、火山岩型、外接触带型铀矿找矿思路(Ⅱ)

被引:14
作者
余达淦
机构
[1] 华东地质学院江西抚州
基金
核工业科学基金;
关键词
成矿背景; 伸展构造; 成矿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9.14 [铀];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笔者认为 ,对华南中生代富大铀矿成矿背景的研究要强调壳幔交换的深部作用 ,强调构造体制变革对成矿的制约 ,以及两条火山岩带和一个岩浆活动区的成矿地位。构造研究中要引进伸展构造理论 ,研究盆岭构造、热隆构造及与变质核杂岩构造配套的常见构造型式 ,研究盆岭耦合特点。成矿模式要考虑岩浆定位部位深浅及形成构造环境差异、地化环境差异 ,要探索大型、超大型铀矿形成的岩浆定位部位与层圈构造、地壳韧脆性构造转换面、地球化学转换面的耦合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321 / 327+331 +33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赣东北早白垩世中酸性火山—侵入杂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J].
王勇 ;
余达淦 .
江西地质, 2000, (04) :251-255
[2]   壳幔成矿学初探 [J].
杜杨松 .
矿床地质, 1999, (04) :341-346
[3]   浅议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 [J].
毛景文 ;
华仁民 ;
李晓波 .
矿床地质, 1999, (04) :291-299
[4]   江西菖蒲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系划分的新认识 [J].
巫建华 ;
张树明 ;
周维勋 .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8, (03) :7-13
[5]   赣东北中生代玄武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J].
王勇 ;
余达淦 ;
巫建华 .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7, (04) :29-36
[6]   华东南中新生代伸展构造时空演化与铀矿化时空分在 [J].
陈跃辉,陈祖伊,蔡煜琦,施祖海,封全宏,付锦 .
铀矿地质, 1997, (03) :129-138+146
[7]   粤北白垩纪基性岩脉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 [J].
李献华 ;
胡瑞忠 ;
饶冰 .
地球化学, 1997, (02) :19-21+25-36
[8]   我国寻找大型、超大型铀矿床的找矿方向和有利靶区 [J].
刘兴忠 .
铀矿地质, 1993, (04) :1-11
[9]  
伸展构造与铀矿化[M]. 原子能出版社 , 余达淦等编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