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氮转化与氧关系研究

被引:31
作者
何连生 [1 ]
刘鸿亮 [1 ]
席北斗 [1 ]
朱迎波 [2 ]
魏自民 [1 ]
霍守亮 [1 ]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人工湿地; 硝化; 反硝化; 硝化需氧量;
D O I
10.13227/j.hjkx.2006.06.009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应用N转化迁移模型分析廊道式人工湿地氮转化与氧供应的关系,验证目前湿地全程硝化反硝化脱氮机制的有效性.对各个廊道进出水NH4+-N、NO3--N、TN、BOD5、DO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在水力负荷5cm/d条件下,各廊道湿地有机氮矿化率为0.01~0.28g.(m2.d)-1、氨氮硝化率0.50~1.54 g.(m2.d)-1,反硝化率0.41~1.13 g.(m2.d)-1(占总氮损失的3.4%35.4%)、植物净吸收氮0.07~0.26 g.(m2.d)-1(占总氮损失的7%33%).硝化反硝化与有机质降解同时进行,在进水端最明显,这与传统认识相悖.按照全程硝化化学计量学得到的硝化需氧量(NOD)高于实际的表面复氧和植物根系放氧.最后对在高浓度有机质存在条件下,能减少对氧需求的2种新型脱氮机制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083 / 108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新型生物脱氮理论与技术.[M].郑平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4,
[2]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鲁如坤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3]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M].《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编委会 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