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亚种间杂种一代的源库特性

被引:5
作者
李季航
向珣朝
何立斌
李平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 亚种间杂种; 源; 库; 净光合速率; 农艺性状; 遗传距离;
D O I
10.16819/j.1001-7216.2006.03.013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用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5个母本(3个籼型恢复系绵恢725、蜀恢527和蜀恢881,1个美国粳稻Lemont及1个爪哇稻香大粒),与1个日本特早熟粳稻Kitaake杂交,得到不同类型的F1。5个F1及其亲本的光合特性和农艺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光通量密度条件下,5个F1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双亲或其中之一;在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CO2补偿点3个叶片光合指标上,杂种的表现也优于亲本;5个F1因亲本之间具有不同的遗传背景而表现出不同的叶片光合能力,典型籼粳亚种间杂交组合蜀恢527/Kitaake、绵恢725/Kitaake要优于其他组合;5个F1在农艺性状上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库容表现为蜀恢881/Kitaake>绵恢725/Kitaake>蜀恢527/Kitaake>Lemont/Kitaake=香大粒/Kitaake,表明籼粳亚种间杂种的增产潜力也优于另外两个杂种,这与杂种在净光合速率方面的表现一致。但籼粳交的不正常结实阻碍了库容优势的正常发挥,所以要实现水稻超高产必须注意基因组间的协调性,即遗传距离适度。
引用
收藏
页码:301 / 30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水稻籼爪交和粳爪交杂种优势的研究 Ⅰ.杂种农艺性状的表现 [J].
肖国樱 ;
袁隆平 ;
唐俐 ;
邓晓湘 ;
罗闰良 .
作物学报, 2003, (02) :169-174
[2]   生态因子对水稻Rubisco和光合日变化的调节 [J].
翁晓燕 ;
蒋德安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2, (04) :36-40
[3]   水稻杂种优势与遗传分化关系的研究 [J].
孙传清 ;
姜廷波 ;
陈亮 ;
吴长明 ;
李自超 ;
王象坤 .
作物学报, 2000, (06) :641-649
[4]   影响水稻光合日变化的酶和相关因素的分析 [J].
翁晓燕 ;
蒋德安 ;
陆庆 .
生物数学学报, 1999, (04) :495-500
[5]   光抑制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叶片的PSⅡ光化学效率和CO2交换特性的差异 [J].
季本华 ;
焦德茂 .
中国水稻科学, 1998, (02) :109-114
[6]   亚种间杂交稻产量源库特征 [J].
朱庆森 ;
张祖建 ;
杨建昌 ;
曹显祖 ;
郎有忠 ;
王增春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7, (03) :52-59
[7]   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的进展 [J].
袁隆平 .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03) :1-6
[8]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李合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9]  
植物生理学.[M].王忠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10]   SOM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BIOCHEMISTRY OF PHOTOSYNTHESIS AND THE GAS-EXCHANGE OF LEAVES [J].
VONCAEMMERER, S ;
FARQUHAR, GD .
PLANTA, 1981, 153 (04) :376-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