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的介入与金融体制变异

被引:38
作者
张杰
机构
[1] 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
关键词
金融; 财政金融; 灰市交易; 中央政府; 国有金融机构; 世界银行;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联合国专门机构; 体制内改革; 金融交易关系; 非银行金融机构; 其他金融机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1 [金融、银行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正> 一、引言 地方政府的介入给金融体制结构与金融资源配置过程带来了一系列重要变化,其中两个方面的变化最值得关注:第一,地方政府都竞相利用它们新获得的政治影响向金融机构施加压力,中央银行驻地方的代表们很难抵御地方的需求,最终形成“地方分支银行对地方政府一定程度上的实际隶属”(世界银行,1989;樊纲等,1990)。第二,由于地方压力的普遍存在,各类金融机构资金的跨地区流动受到遏制。虽然在许多地区出现了不同规模与类型的金融市场,但都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地方政府塑造的痕迹,且只具有省级或地区规模,彼此间的联系极少(IMF,1989;世界银行,1989),由此导致金融资源的地方分割配置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6+42 +4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国:宏观经济稳定与工业增长[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世界银行经济考察团编, 1990
[2]  
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M].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 樊纲等著, 1990
[3]  
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 上海三联书店 , (美)戈德史密斯(Goldsmith,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