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OI大数据的重庆主城区多中心识别

被引:123
作者
段亚明 [1 ]
刘勇 [2 ]
刘秀华 [1 ]
王红蕾 [1 ]
机构
[1]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三峡库区土地利用-重庆涪陵野外基地
[2] 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多中心; POI; 重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我国大量城市在其规划中均提出多中心的空间发展战略,但多中心结构演变是否达到规划预期,能否通过有效途径识别多中心结构和功能,成为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相比于人口、用地、产业等传统调查和识别方法,城市大数据的出现为多中心识别提供了契机,尤其是基于POI(Point of Interest)大数据的分析比传统方法更加准确高效。论文以重庆主城区40余万条POI数据为基础,利用核密度分析、自然断点法和邻近分析等方法,根据整体及不同类型POI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与聚集程度,识别城市总体及不同职能的多中心结构及其影响范围。结果表明:重庆作为山地城市,在自然约束和规划引导下,呈现出明显的"多中心、组团式"结构。不同职能类型的城市中心也呈现明显的多中心分布特征。重庆的主副中心在内环以内集聚,但不同中心的发育程度及其空间聚集度差异显著。外围新兴的西永、茶园等副中心发展相对滞后,城市要素集聚功能有待加强。
引用
收藏
页码:788 / 80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21]   特大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基于城市经济模型的理论探讨 [J].
王旭辉 ;
孙斌栋 .
城市规划学刊, 2011, (06) :20-27
[22]   关于多中心大城市住房发展的空间绩效——对重庆市的研究与延伸讨论 [J].
李峰清 ;
赵民 .
城市规划学刊, 2011, (03) :8-19
[23]   城市空间结构和用地模式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J].
丁成日 .
城市交通, 2010, 8 (05) :28-35
[24]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多中心协同发展研究 [J].
朱俊成 .
经济地理, 2010, 30 (08) :1272-1277
[25]   上海市多中心城市结构的实证检验与战略思考 [J].
孙斌栋 ;
石巍 ;
宁越敏 .
城市规划学刊, 2010, (01) :58-63
[26]   解读多中心:形态、功能与治理 [J].
罗震东 ;
朱查松 .
国际城市规划, 2008, (01) :85-88
[27]   长江三角洲多中心城市区域与多层次管治 [J].
张京祥 ;
罗小龙 ;
殷洁 .
国际城市规划, 2008, (01) :65-69
[28]   都市区空间结构与绩效——多中心网络结构的解释与应用分析 [J].
韦亚平 ;
赵民 .
城市规划, 2006, (04) :9-16
[29]   山地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态学思考 [J].
黄光宇 .
城市规划, 2005, (01) :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