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游水保措施对入黄干支流泥沙特性的影响:Ⅰ.泥沙粒径变化

被引:20
作者
倪晋仁
韩鹏
张仁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2] 清华大学水利系
关键词
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地貌条件,泥沙粒径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过去关于水土保持措施影响的研究多侧重于减水减沙的影响,对泥沙组成影响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以大量的实测资料为依据,以河口至龙门间区域自然与水土保持条件为背景,将水保措施类型、河道水流泥沙条件与流域地貌条件结合考虑,借助统计分析方法对采用水保措施前后该区域(尤其是与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密切相关的黄土高原与沙砾丘陵区域)的泥沙粒径分布变化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泥沙粒径分布变化极其复杂,对应于不同地貌类型条件的泥沙组成遵循不同的分布规律。黄土丘陵区河流中的悬移质泥沙级配服从正态分布规律,而沙砾丘陵区河流中的泥沙级配则服从皮Ⅲ型分布规律。当分布函数的类型确定后,泥沙粒径分布由该分布函数的几个参数共同决定,这些参数分别反映了泥沙从流域表层搬运到对应级别河流的过程中地貌形态及水土保持措施的影响。文中由多学科综合研究得到的结论,对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效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 / 1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1919—1989年黄河的水沙变化分析
    熊贵枢
    支俊峰
    徐建华
    李世明
    顾弼生
    董雪娜
    [J]. 水土保持学报 , 1992, (02) : 1 - 6
  • [2] 80年代黄河中游来沙减少的原因分析
    张胜利
    王轶睿
    [J]. 水土保持通报, 1992, (02) : 1 - 14+60
  • [3] 粒径计资料改正方法的试验
    刘木林
    刘明月
    [J]. 人民黄河, 1982, (05) : 33 - 37
  • [4] 黄河泥沙与环境[M]. 科学出版社 , 景可等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