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蟾蜍抗癌作用的探讨
被引:6
作者
:
薛开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如皋县人民医院
薛开先
机构
:
[1]
如皋县人民医院
来源
:
江苏医药(中医分册)
|
1979年
/ 04期
关键词
:
抗癌作用;
祖国医学;
皮肤癌;
蟾酥;
抗癌药(中药);
蟾毒配基;
临床治愈;
抗癌活性;
蟾皮;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关于蟾蜍(包括蟾酥)的抗癌作用,祖国医学中历代就有不少记载。蟾蜍抗癌的验方,在民间也广为流传。近年来,还积累了不少有价值的实验和临床资料。本文主要对有关资料进行简要的综述与分析。蟾酥甘辛温、有毒,古代为蟾蜍耳后腺分泌物凉干而成,故最早被《药性本草》称为眉脂。至宋、寇宗奭《本草衍义》(公元1116年)第一次采用蟾酥这个正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明确地指出,主治“疔疮恶肿,一切疮毒”等。清、顾静斋《疡医大全》(公元1773年)亦有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49
页数:3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