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防己毒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17
作者
胡世林
张宏启
陈金泉
梅全喜
高玉桥
钟希文
吴惠妃
彭俊生
机构
[1]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广东省中山市中医医院,广东省中山市中医医院,广东省中山市中医医院,广东省中山市中医医院,广东省中山市中医医院北京,香港,香港,中山,中山,中山,中山,中山
关键词
广防己; 马兜铃酸; 毒性;
D O I
10.13863/j.issn1001-4454.2003.04.016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研究常用中药广防己的急、慢性毒性,为临床安全使用提供依据,并探讨炮制和复方配伍减毒的可能性。方法:采用经典和常规的急、慢性毒性实验方法,观察广防己70%乙醇提取物对肝、肾、膀胱功能的影响。结果:广防己LD50的95%平均可信限为258.8±20.33g/kg。生化指标与病理切片结果基本一致,未见广防己对肝的实质性损伤;血尿素氮在灌胃给药1周后,黄连炮制组略有下降(P<0.05),灌胃给药2周后复方组也略有下降(P<0.05);血肌酐(Cr)未见升高;病理切片见高、中剂量组有间质纤维化、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肾小管破损、肾小球硬化等毒性反应,且停药2周仍未见修复,但低剂量组、炮制组、复方组在停药2周后的病理检查标本中均未见肾损害的现象。结论: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按《中国药典》规定的广防己剂量来应用是安全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74 / 27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2]  
现代医学实验动物学.[M].施新猷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
[3]  
现代中药药理手册.[M].梅全喜;毕焕新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
[4]  
Aristolactam I a metabolite of aristolochic acid I upon activation forms an adduct found in DNA of patients with Chinese herbs nephropathy.[J].M. Stiborová;E. Frei;A. Breuer;C.A. Bieler;H.H. Schmeiser.Experimental and Toxicologic Pathology.1999, 4
[5]   对广防己、关木通导致的国际大规模中毒事件的反思 [J].
国植 ;
徐莉 .
中草药, 2001, (01) :90-91
[6]   药典法定剂量关木通对大鼠肾功能及间质结构影响的研究 [J].
崔太根 ;
王海燕 ;
尚明英 ;
蔡少青 ;
邹万忠 .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0, (02) :106-109
[7]   防己类药材中马兜铃酸Ⅰ和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J].
陈浩桉 ;
徐国钧 ;
金蓉鸾 ;
徐珞珊 .
中国中药杂志, 1994, (06) :323-324+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