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产林地间作茶园技术及经济效益的探讨

被引:4
作者
朱振兴
方长怀
陈震云
机构
关键词
对夹叶; 全日照; 虫害; 林间; 摊片; 动物为害; 茶树生长; 林茶间作; 林地间作; 芽叶; 鲜叶; 种植规格; 经济效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茶树原是亚热带森林群落中的山茶科常绿树种,具有耐阴、喜温湿、喜酸性土壤的特性,其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较低,光补偿点较高,一般在1000~50000 lux范围,光合效率并不高。全日照的裸地茶园,在炎热夏季往往因光照过强和直射时间过长而使茶树生长受到抑制,甚至灼伤。据调查,全日照也会促进茶树生殖生长,导致花多早衰。江苏常熟市虞山林场,低产林地面积较大,且多为松杂林,经济效益较低,但林木覆盖度较高,生态条件较优越。为了充分利用林间生态气象的优势,发展茶叶生产,提高林地的经济效益,笔者从1988年开始,进行了低产林地间作茶树的技术及经济效益探讨,现将取得的初步结果作一介绍。
引用
收藏
页码:6 / 7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