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盆地坳陷型湖盆缓坡带三角洲前缘短期基准面旋回与储层成因分析

被引:36
作者
李凤杰
王多云
宋广寿
郑希民
刘自亮
王峰
王志坤
李树同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2] 长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
关键词
短期基准面旋回; 砂岩储层; 成因分析; 三角洲前缘; 延长组; 陕甘宁盆地;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4.01.012
中图分类号
P539.2 [层序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短期基准面旋回原理 ,对发育于陕甘宁盆地城华地区长 3油层组缓坡带上的三角洲前缘的储集砂体进行细致分析 ,按成因将储层砂体详细划分为三大类 6种类型 ,而这几种类型砂体的成因明显受基准面升降、可容纳空间 (A)和沉积物补给量 (S)之间变化关系两方面的影响。在基准面上升过程中 ,A/S <1时 ,以截削式河道砂体为主 ,A/S >1时 ,则为完整式河道砂体 ;在基准面下降过程中 ,A/S <1时 ,以孤立式河口坝砂体为主 ,A/S >1时 ,则以叠加式河口坝和远砂坝砂体为主 ;在水下坡折带沉积区 ,则为复合式坝砂体。基准面升降过程中 ,短期基准面旋回的规律性变化 ,影响着不同成因砂体的分布 ,据此建立了坳陷型湖盆缓坡带三角洲前缘不同砂体类型的成因分布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