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反垄断问题:基于经济学与法学的交叉学科分析

被引:12
作者
尚珂
胡晨
机构
[1] 北京物资学院
关键词
平台经济; 第三方支付平台; 典型双边市场; 反垄断; 部分多归属;
D O I
10.14007/j.cnki.cjpl.2019.06.001
中图分类号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F832.2 [银行制度与业务]; D922.294 [商业经济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30107 ;
摘要
近期,随着全球对新技术条件下一些双边市场经济主体反垄断调查的推进,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典型双边市场型经济主体的垄断问题再次引起关注。沿用法学的垄断结构理论框架和以往的单边市场思维进行反垄断分析,可以判断支付平台存在严重的垄断结构,但在其是否实施了垄断行为的判断上则存在较大争议。针对这一问题,运用双边市场理论,在常见的双边单归属模型基础上,引入"单归属因子",构建接近实际状况的双边部分多归属支付平台模型,从平台定价、社会福利函数分解以及部分多归属下消费者转移成本三个维度进行探究。结合相关数据的分析表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垄断行为倾向或许没有其垄断结构那样突出,而可能会趋于某一稳定状态,但需注意不同平台单归属差异带来的提价空间不同等问题。强调支付平台反垄断的关键不在于平台的市场规模,而在于平台的参与者是否实现了参与平台的多样化,尤其要提倡消费者的多平台参与,鼓励平台差异化发展,从而保护平台参与者的合法利益。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3]   多归属、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合并与社会总福利 [J].
谢运博 ;
陈宏民 .
管理评论, 2018, 30 (08) :115-125
[4]   考虑消费者转移成本和优惠券的竞争性企业歧视定价与对策 [J].
司银元 ;
杨文胜 .
企业经济, 2018, 37 (08) :111-118
[5]   第三方支付市场寡头垄断定价研究 [J].
陈丽莉 .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6, (01) :146-149
[6]   第三方支付平台企业掠夺性定价的反垄断法分析 [J].
黄勇 ;
杨利华 .
河北法学, 2016, 34 (04) :29-38
[7]   第三方支付监管机制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J].
包丽红 ;
封思贤 .
上海经济研究, 2015, (11) :47-54
[8]   互联网金融的双边市场竞争及其监管体系催生 [J].
程华 .
改革, 2014, (07) :66-74
[9]   平台差异化且用户部分多归属的双边市场竞争 [J].
纪汉霖 ;
王小芳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4, 34 (06) :1398-1406
[10]   双边市场理论与应用述评 [J].
吴汉洪 ;
孟剑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14, (02) :149-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