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含水期井间非均质模式对注水效果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殷建
林鑫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非均质模式; 注水效果; 含水饱和度; 流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12 [油气水渗流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在特高含水期,井间的非均质模式对注水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应用渗流力学理论,建立了一维两相流井间非均质数学模型,研究了特高含水期井间非均质模式对注水效果的影响。模型中,渗透率从油井向水井分为降低和升高2种情况;油井端含水饱和度低于水井端的含水饱和度。岩石和流体参数都划分为油井端、中间端和水井端3段。研究结果表明:特高含水期由于注水井端含水饱和度较高,而水相黏度较小,因此水井端渗透率变化引起的渗流阻力变化较小;水井端渗透率降低使油水井两端渗流阻力分布更均衡;特高含水期低注高采能获得更高的产液速度,油水流度的差异是引起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高注低采可在油井端获得更高的压力梯度,从而能取得更好的开发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91 / 19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高注低采改善平面非均质油藏开发研究 [J].
宋洪庆 ;
朱维耀 ;
孙玉凯 ;
李正科 ;
成进湖 ;
王明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7 (06) :809-812
[2]   储层非均质对油田开发效果的影响 [J].
许建红 ;
钱俪丹 ;
库尔班 .
断块油气田, 2007, (05) :29-31+94
[3]   非均质油藏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技术矿场实践 [J].
陈庆陵 ;
陈超 ;
李顺凯 ;
康艳琴 ;
董耀华 .
断块油气田, 2004, (04) :46-48+92
[4]   濮城油田多油层强非均质油藏水驱开发研究 [J].
赵雅慧 ;
邓君 ;
石维民 .
断块油气田, 2003, (01) :53-54+92
[5]   储层平面非均质性对水驱油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J].
邓瑞健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2, (04) :16-19+83
[6]  
渗流力学.[M].翟云芳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7]  
石油渗流力学基础.[M].徐献中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