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小麦/长穗偃麦草)F1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的细胞学特点

被引:4
作者
王洪刚
亓增军
孔凡晶
高居荣
孔令让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
关键词
普通小麦,长穗偃麦草,小孢子发生,雄配子体发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343.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试验用压片法对(普通小麦/长穗偃麦草)F1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1.(普通小麦/长穗偃麦草)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许多异常现象;在PMCMI出现较高频率的单价体和多价体;但是减数分裂过程能够完成,并且四分孢子的败育率较低。2.在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可观察到具有多微核、体积不等的小孢子,并发现经过对称孢子有丝分裂产生的二胞花粉;在花粉发育的不同时期均可观察到花粉的败育,但在第一次孢子有丝分裂期败育率最高;F1杂种不能形成足够正常的花粉是其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小麦和彭梯卡偃麦草杂种及其衍生后代的细胞遗传学研究——Ⅰ.彭梯卡偃麦草及其与普通小麦和硬粒小麦杂种F1的染色体配对 [J].
张学勇 ;
董玉琛 ;
栗站稳 .
遗传学报, 1993, (05) :439-447+481
[2]   八倍体小偃麦染色体组分析 [J].
钟冠昌 ;
张学勇 ;
张荣琦 ;
陈春环 .
遗传学报, 1991, (04) :339-343+391
[3]   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的杂交育种及其遗传分析——小麦与偃麦草杂交的研究(三) [J].
Group of Eemote Hybridizatron ;
Northwestern Institute of Botany .
遗传学报, 1977, (04) :283-293+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