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被引:4
作者
董恒
刘跃光
机构
[1]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并发症; 偏瘫/治疗; 针刺疗法; 经络; 综述文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6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回顾近10年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文献报道,从选穴角度系统总结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临床研究现状,归纳针灸治疗取穴规律,为今后提高针灸临床疗效提供理论依据。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5-12针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相关文献,检索词“针灸,痉挛性偏瘫,肌张力增高”,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针对性较强的相关文献,并作初步分类,同类文献首选近年发表的核心期刊文章。排除重复及综述类文献。对所选论文进行查找全文。资料提炼:共收集到82篇相关文章,其中53篇属于重复及综述类文献,对符合标准29篇文献进行分析整理。资料综合:①传统经络理论指导下的循经辨证选穴:包括阳经选穴、阴经选穴、阴阳经辩证选穴(现在临床多采用阴阳兼顾,或以阴经穴为主,配以阳穴,或以阳经穴为主,兼配阴穴,协调阴阳)、督脉经选穴、经筋刺法、腹针和特定穴治疗。②结合现代医学理论指导选穴:协调平衡肌张力,根据现代康复学原理及偏瘫的恢复发展规律,应以协调肌群间张力的平衡为重点,拮抗上肢屈肌、下肢伸肌运动,协调平衡主动肌与拮抗肌的张力,抑制痉挛,建立正常运动模式;从现代生理解剖学角度,提供夹脊穴、锥体区、神经干、头针治疗的生理基础。③综合疗法:主要采用针药结合、多种针法结合及结合现代康复训练等方法。结论:针灸在治疗偏瘫痉挛状态具有独特优势,能有效缓解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改善患肢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方法多样化,取穴规律多,但疗效评价缺乏统一量化标准,选穴配伍缺乏优化组合方案,对针灸治疗机理研究尚待进一步深入。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4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电针刺激神经干治疗中风偏瘫痉挛期疗效观察 [J].
吴勇 .
湖北中医杂志, 2005, (12) :38-39
[2]   腹针治疗脑血管病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观察 [J].
周炜 ;
王丽平 .
中国针灸, 2005, (11) :9-11
[3]   “补缓泻急”针刺法治疗中风性肌痉挛疗效观察 [J].
赵晓峰 ;
李平 .
上海针灸杂志, 2005, (10) :13-14
[4]   针刺夹脊穴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35例临床观察 [J].
李新红 ;
周君 ;
李先果 ;
郑丽芳 ;
王泽涛 .
针灸临床杂志, 2005, (09) :7-8+55
[5]   针刺督脉为主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研究 [J].
张闻东 ;
陈幸生 ;
韩为 ;
陈浩 ;
俞红五 ;
周婷 .
上海针灸杂志, 2005, (05) :11-12
[6]   针刺治疗中风致腕弓指挛缩瘫痪30例 [J].
嵇强 ;
郑超英 ;
徐前方 .
针灸临床杂志, 2005, (05) :10-10
[7]   组合针灸并自拟中药方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痉挛状态和运动功能 [J].
曾红文 .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17) :126-127
[8]   刺络拔罐法对减低中风后上肢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研究 [J].
倪卫民 ;
沈洁 .
上海针灸杂志, 2004, (07) :10-11
[9]   针灸结合中药湿热敷治疗中风后上肢高痉挛状态 [J].
朱国祥 ;
包烨华 ;
纪晨彤 ;
邹超 .
针灸临床杂志, 2004, (06) :18-19
[10]   针药结合治疗偏瘫痉挛手疗效观察 [J].
齐红梅 .
针灸临床杂志, 2004, (06) :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