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邙山黄土地层

被引:25
作者
蒋复初
吴锡浩
孙东怀
肖华国
王苏民
安芷生
田国强
殷伟德
薛滨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湖泊沉积与环境开放研究实验室
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关键词
中原;邙山黄土;晚更新世;磁化率;沉积速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23,P534.63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位于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过渡带上的中原黄土地层,以邙山赵下峪剖面为其典型代表。据光释光和热释光测年及磁性地层研究结果,该剖面从邙山塬面至黄河河床出露S0—S10黄土—古土壤序列,总厚度172.1m,B/M界线记录于S8古土壤层顶部,以厚层晚更新世S1古土壤(15.7m)和巨厚L1黄土(77.3m)为其特色。赵下峪剖面上末次间冰期以来的平均沉积速率明显增大,其中以末次冰期晚冰阶L1LL1黄土的沉积速率最大,高达34.5mm/a。在邙山黄土堆积过程中,倒数第二冰期末(相当于L2顶部),约150kaBP,发生了风尘沉积速率的突变,其原因是此时黄河贯通三门峡东流,给风尘源区带来丰富的物质。同时赵下峪剖面的磁化率曲线所示,黄土—古土壤的磁化率强弱,并不简单地反映夏季风强度,也要受到沉积速率变化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黄土古地磁学.[M].岳乐平;薛祥煦著;.地质出版社.1996,
[2]  
中国黄土高原第四纪古气候与新构造演化.[M].朱照宇;丁仲礼 著.地质出版社.1994,
[3]  
中国西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M].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编;.科学出版社.1991,
[4]  
黄土高原第四纪.[M].孙建中;赵景波等 著.科学出版社.1991,
[5]  
中国黄土.[M].张宗沽等著;.地质出版社.1989,
[6]  
黄土与环境.[M].刘东生等 著.科学出版社.1985,
[7]   关于黄河贯通三门峡东流入海问题 [J].
吴锡浩 ;
蒋复初 ;
王苏民 ;
薛滨 .
第四纪研究, 1998, (02) :188-188
[8]   中原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的古季风气候变迁 [J].
肖华国 ;
吴锡浩 ;
蒋复初 ;
田国强 ;
刘科 ;
薛滨 ;
孙东怀 .
地球学报, 1998, (01) :84-89
[9]   郑州邙山桃花峪高分辨率晚更新世黄土地层 [J].
蒋复初 ;
吴锡浩 ;
肖华国 ;
王苏民 ;
薛滨 .
地质力学学报, 1997, (02) :13-19
[10]   渭南黄土剖面的年龄测定及十五万年来高分辨时间序列的建立 [J].
刘嘉麒,陈铁梅,聂高众,宋春郁,郭正堂,李坤,高世君,乔玉楼,马志邦 .
第四纪研究, 1994, (03) :19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