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法的陕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被引:40
作者
邢清枝
任志远
王丽霞
张文梅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可持续利用; 生态足迹法; 陕北地区;
D O I
10.13866/j.azr.2009.06.013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生态足迹法,对陕北地区1997-2006年的水资源承载力和生态足迹进行核算,这10年陕北地区水资源利用呈生态赤字状态,生态赤字由1997年的3 626.87 hm2增加到2006年的9 342.21 hm2,短短10年间,生态赤字量增加近2倍,并且赤字还在不断的增加,这对于该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的威胁,随着该区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用水量还要大幅度增加,水资源问题日益严重。为此,根据评价针对陕北地区特有的经济地位和环境条件,为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3点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793 / 79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基于生态需水量的城市水生态足迹研究 [J].
刘鑫 ;
雷宏军 ;
晏清洪 ;
杨天祥 .
人民黄河, 2008, (06) :41-43
[2]   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方法 [J].
黄林楠 ;
张伟新 ;
姜翠玲 ;
范晓秋 .
生态学报, 2008, (03) :1279-1286
[3]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 [J].
侯志华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8, (03) :248-251
[4]   林业科技档案的管理和开发利用 [J].
薛涛 .
中国科技信息, 2007, (11) :182+184-182
[5]   陕北黄土高原降水的变化趋势分析 [J].
刘引鸽 .
干旱区研究, 2007, (01) :49-55
[6]   吴起县2015年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J].
秦伟 ;
朱清科 ;
吴宗凯 ;
刘广亮 ;
赖亚飞 .
干旱区研究, 2007, (01) :70-76
[7]   陕北油气田开发中水资源综合利用 [J].
高云文 ;
曹海东 ;
常铮 ;
张荣甫 ;
高文冰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5, (04) :75-78
[8]   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引发的供需矛盾分析 [J].
宋先松 ;
石培基 ;
金蓉 .
干旱区研究, 2005, (02) :162-166
[9]   甘肃省2000年水资源足迹的初步估算 [J].
龙爱华 ;
徐中民 ;
张志强 ;
苏志勇 .
资源科学, 2005, (03) :123-129
[10]   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层次评价——以民勤县为例 [J].
马金珠 ;
李相虎 ;
贾新颜 ;
不详 .
干旱区研究 , 2005, (01) :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