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丘陵区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系统磷素径流输出特征

被引:12
作者
杨金玲
张甘霖
张华
周瑞荣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南京,南京,,南京
关键词
流域; 土地利用; 径流; 磷;
D O I
10.13227/j.hjkx.2002.05.007
中图分类号
X832 [水质监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土地利用的环境影响是目前生态系统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以位于亚热带低山丘陵地区的安徽省宣城市梅村中 2个相邻的支流域为实例 ,研究了具有不同土地利用结构的农 林生态系统地表径流水的磷素含量和输出 .结果表明 :林地 水塘 农田 村庄系统水溶性磷 (DP)含量 林地 水塘系统DP含量和林地 农田系统DP含量 ,后二者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林地 水塘 农田 村庄系统悬浮泥粒结合态磷 (PAP)含量 林地 农田系统PAP含量 >林地 水塘系统PAP含量 ,三者存在显著性差异 .总磷的输出量为 :林地 水塘 农田 村庄系统 林地 农田 >林地 水塘系统 .土地利用类型和结构对磷素输出有明显影响 ,村庄的存在显著地影响下游的水质 ,农田 (水稻田 )显著地增加悬浮颗粒和颗粒含磷的输出 .流域磷素主要是随土壤泥粒的流失而输出 ,在 3个系统中磷素的含量都以PAP的含量为主 ,占水中全磷量的 73 %~ 99% ,平均为 90 % .流域 3种土地利用系统地表径流水中的PAP的含量(PAP <40 0mg/L时 )均与悬浮泥粒的含量有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 ,而只有林地 水塘 农田 村庄系统中DP含量与PAP含量存在对数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