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分工论

被引:26
作者
方勇 [1 ]
戴翔 [1 ,2 ]
张二震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2]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关键词
国际分工; 要素分工; 跨国公司; 价值链; 国际贸易格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14.1 [国际分工];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当代国际分工正从产品分工向要素分工发展,这种分工的边界是生产要素,是价值链上具有劳动要素密集、资本要素密集、技术要素密集或其他要素密集性质的各个环节之间的分工。要素分工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和贸易活动的必然结果,其实质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资源整合。在要素分工条件下,各国的优势更多地体现为价值链上某一特定环节上的优势,国际分工利益不再取决于进口什么、出口什么,而是取决于以什么样的要素参与什么层次的国际分工,对整个价值链的控制能力有多少。中国应努力培育高级生产要素,提升企业整合各类先进要素进行创新活动和全球化经营的能力,不断提高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6+238 +23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开放利益与国民福利水平互动:以转型为基点 [J].
张二震 ;
戴翔 .
改革, 2011, (08) :83-88
[3]   全球化与中国发展道路的理论思考 [J].
张二震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1) :43-49
[4]   垂直解体和网络范式下的企业成长 [J].
李晓华 .
南开管理评论, 2006, (05) :89-94
[5]   贸易投资一体化与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 [J].
张二震 ;
马野青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01) :29-35
[6]  
贸易投资一体化与中国的战略[M]. 人民出版社 , 张二震等著, 2004
[7]  
资本论[M].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2004
[8]  
分工与交易[M]. 上海三联书店 , 盛洪著, 1994
[9]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 商务印书馆 , (英)A.斯密著, 1972
[10]   The Margins of US Trade [J].
Bernard, Andrew B. ;
Jensen, J. Bradford ;
Redding, Stephen J. ;
Schott, Peter K.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9, 99 (02) :48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