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金优463在赣中北作双季早稻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与生产对策
被引:16
作者
:
陈小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陈小荣
石庆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石庆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潘晓华
贺浩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贺浩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美良
吴德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吴德龙
朱昌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朱昌兰
胡水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胡水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木英
曾勇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曾勇军
机构
:
[1]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来源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6年
/ 02期
关键词
:
双季早稻;
金优463;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栽培策略;
D O I
:
10.13836/j.jjau.2006033
中图分类号
:
S511.31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对金优463在赣中北作双季早稻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穗数/hm2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和净作用最大,每穗粒数紧次之。当穗数少于36×105/hm2和产量在7 200 kg/hm2以下时,增穗是增产的关键;当穗数多于39×105/hm2和产量在7 500 kg/hm2以上时,关键是提高粒数/穗。还提出了金优463高产的穗粒结构及其栽培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161 / 163
页数:3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