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油菜高产的栽培因子研究

被引:19
作者
张小容 [1 ]
李首成 [1 ]
董顺文 [1 ]
刘朝辉 [2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2] 四川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油菜; 数学模型; 农艺措施;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8.08.083
中图分类号
S565.4 [油菜籽(芸薹)];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找出能通过充分发挥单株优势,提高油菜产量和质量,同时节省劳力、节约成本,适合大面积种植的栽培方式。[方法]对油菜品种"HRS-1"的播期、密度、施肥(N)做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结果]播种期(X1)、密度(X2)和施肥(X3)对小区产量(Y)的数学模型为:Y=1443.45-578.25X1+642.87X2+174.94X3-588.42X1X2-195.47X1X3+106.41X2X3+556.36X12+99.61X22+302.36X32。3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为:密度>播期>施肥。两因素互作效应分析表明:早播油菜的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晚播油菜的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早播油菜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晚播油菜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少。8月29至9月2日期间播种,密度为26130-31230株/hm2,施肥(纯N)为283.8-348.5kg/hm2时,平均产量可达3750kg/hm2。[结论]该研究为提高油菜产量提供了一定的试验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3179 / 3180+3184 +318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杂交油菜新组合H336不同栽培密度试验 [J].
蒋守华 ;
刘葛山 ;
赵祥祥 .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17) :4255+4257-4255
[2]  
不同栽培因子对油菜浙双6号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 金子云,潜仙凤,柳红芳,周肇人.杭州农业科技. 2005(03)
[3]  
不同栽培因子对油菜浙双6号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 金子云,潜仙凤,柳红芳,周肇人.杭州农业科技. 2005 (03)
[4]   密度与施肥量对油菜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附视频 [J].
艾复清 ;
李改珍 .
浙江农业科学, 2005, (02) :53-56
[5]   浅析我国油菜生产的现状与发展 [J].
刘文冰 .
中国种业, 2005, (01) :17-17
[6]   油研7号油菜栽培密度对其产量构成及产量的影响 [J].
刘德俊 ;
赵炜 ;
陈晓福 .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05) :818-818
[7]   华杂四号油菜高产施肥模型研究 [J].
王列富 ;
刘晓娜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4) :381-384
[8]   雅安地区蓉油3号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初步研究 [J].
袁继超 ;
张显仲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3) :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