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造山带中生代火山喷发及岩浆演化

被引:8
作者
白志民 [1 ]
葛世炜 [2 ]
鲍亦冈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北京市地质矿产局
关键词
燕山造山带; 火山喷发; 岩浆演化; 中生代;
D O I
10.16509/j.georeview.1999.s1.066
中图分类号
P317.3 [火山喷发及其喷出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燕山造山带是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火山喷发主要有早侏罗世南大岭阶段、晚侏罗世髫髻山阶段、早白垩世东岭台阶段和东狼沟阶段。多阶段火山喷发可分为早侏罗世近EW向喷发带、晚侏罗世NE向喷发带和早白垩世NNE向喷发带。火山—沉积盆地主要有早侏罗世继承性坳陷盆地、晚侏罗世继承性断陷盆地、早白垩世新生性上叠式断陷盆地。火山喷发主要有南大岭阶段夏威夷型喷发、髫髻山阶段斯特朗博利型喷发、东岭台阶段普林尼型喷发3种类型。岩浆成分变化规律为:早侏罗世南大岭阶段以基性岩浆为主,晚侏罗世髫髻山阶段中性岩浆规模大,早白垩世东岭台阶段酸性岩浆活动强烈。
引用
收藏
页码:534 / 54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