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孢粉指示

被引:20
作者
刘鸿雁
李宜垠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孢粉指示体; 气候变化; 人类干扰; 半干旱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3 [微体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半干旱区是季风气候影响的边缘地区,气候波动性明显,文明的演化表现为农牧业交替,而当前的土地利用则表现为农牧交错。用孢粉学证据复原这一地区复杂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历史的前提是区分不同孢粉类群的指示意义,并提出在景观和区域尺度上复原植被演化历史的模式。本文通过中国半干旱区不同地点沉积剖面的对比分析,结合表土花粉和现代植被地理研究,从孢粉来源的角度对以上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桦属、蔷薇科、石竹科和白刺属的花粉最能反映降水量和湿度变化;云杉和冷杉属花粉是温度变化的良好指示体;藜科、蒿属、菊科等的花粉含量与气候和人类活动均有密切的关系;禾本科植物的峰值,在低人为干扰和高人为干扰的情况下都有出现,其花粉含量较多地反映了人类活动的影响;车前属植物主要出现在低湿地点,低的车前属花粉含量(5%以内)在半干旱区对气候干湿变化的指示意义更明显;高的榛属花粉含量(10%以上)更多地指示森林破坏之后的灌丛化。2)藜科植物常在干涸湖泊周边形成盐化草甸,可以导致沉积物中藜科花粉含量的富集。3)地形条件导致了森林-草原交错带林草植被的镶嵌分布,森林一般分布在陡阴坡,由于温度升高导致蒸发加强,区域气候变暖湿可能使得阴坡更湿而阳坡更旱,从而出现更喜湿的乔木与更耐旱的草本植物共存。
引用
收藏
页码:211 / 22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内蒙古高原东南部森林-草原交错带的地形-气候-植被格局和植被恢复对策 [J].
何思源 ;
刘鸿雁 ;
任佶 ;
印轶 .
地理科学, 2008, (02) :253-258
[2]  
Holocene climatic change in Hunshandake Desert[J]. JIN Heling1,2, SU Zhizhu3, SUN Liangying1, SUN Zhong1, ZHANG Hong1 & JIN Liya2 1. Key Laboratory of Desert and Desertification, 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Lanzhou 730000, China;2.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 China;3. Institute of Loess Plateau Research,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6, Chin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4(16)
[3]   孢粉分析定量重建燕山地区5000年来的气候变化 [J].
许清海 ;
阳小兰 ;
杨振京 ;
梁文栋 ;
孙黎明 .
地理科学, 2004, (03) :339-345
[4]   孢粉记录的岱海盆地1500年以来气候变化 [J].
许清海 ;
肖举乐 ;
中村俊夫 ;
阳小兰 ;
杨振京 ;
梁文栋 ;
井内美郎 .
第四纪研究, 2004, (03) :341-347
[5]  
Natural vegetation of geological and historical periods in Loess Plateau[J]. L Houyuan1, LIU Dongsheng (LIU Tungsheng1) & GUO Zhengtang1,2 1.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2. Institute of Earth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Xian 710075, China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to L Houyuan (e-mail: hou-yuanlu@peoplemai.com.cn).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3(05)
[6]   从生态学角度复原元代滦河上游的景观与物候 [J].
崔海亭 ;
王文江 .
地理学报, 2003, (01) :101-108
[7]   内蒙古东南部季风气候尾闾区全新世降水量时空差异性的孢粉学证据(英文) [J].
刘鸿雁 ;
崔海亭 ;
田育红 ;
徐丽宏 .
ActaBotanicaSinica, 2002, (07) :864-871
[8]   大青山调角海子地区11ka B.P.以来的植被与生态环境演化 [J].
杨志荣 ;
史培军 ;
方修琦 .
植物生态学报, 1997, (06) :64-66+69-76
[9]   内蒙古中部表土花粉研究 [J].
王琫瑜 ;
宋长青 ;
孙湘君 .
植物学报, 1996, (11) :902-909
[10]  
Pollen-climate response surfaces of selected taxa from Northern China[J]. 孙湘君,王琫瑜,宋长青.Science in China,Ser.D. 199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