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以上脊柱侧凸的手术策略及方法

被引:40
作者
邱勇
朱丽华
吕锦瑜
朱泽章
宋知非
骆东山
机构
[1]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骨科,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骨科,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骨科,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骨科,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骨科,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骨科
关键词
脊柱侧凸; 骨科手术方法; 矫正装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7.3 [骨骼手术];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使用后路三维矫正技术治疗 90°以上脊柱侧凸的手术策略 ,并评价其疗效。 方法 自 1997年起治疗 90°以上脊柱侧凸 72例 ,其中特发性侧凸 48例 ,非特发性侧凸 2 4例。 6 2例先行一期前路脊柱松解或支撑性融合或骨骺阻滞 ,术后Halo牵引 14d ,行二期后路三维矫正术 (CD、CD Horizon和TSRH)。另 10例直接行一期后路矫正术。在后路手术中 ,对前突型胸椎侧凸 ,先从凹侧开始纠正 ;对腰椎侧凸、胸腰椎侧凸或后突型胸椎侧凸 ,则从凸侧开始纠正 ,按标准化去旋转原理或水平横向原理矫正 32例 ,采用多棒分段技术矫正 40例。 结果  72例患者无 1例死亡 ;1例出现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 ,9例术中横突或关节突骨折。随访 7~ 34个月 ,均未出现假关节或脱钩断棒 ,2例发生失偿。 72例冠状面平均矫正 5 8% ,40例有术前矢状面形态异常者有 32例完全达矢状面重建 ,余 8例有 5 6 %纠正 ,术后身高增加 4~ 15cm。随访时间在 1年以上的 47例平均冠状面纠正丢失 6° ,矢状面无纠正丢失。 结论 后路三维矫正技术对严重脊柱侧凸可达到满意的纠正 ,对躯干平衡的重建更优 ;适当前路松解和多棒分段矫正技术以及SEP监护可减少神经并发症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2+8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多棒分段CD技术治疗严重复杂脊柱侧凸
    邱勇
    朱丽华
    吕锦瑜
    宋知非
    骆东山
    朱泽章
    [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1999, (03) : 7 - 9
  • [2] An algorithm for selection of instrumentation levels in scoliosis
    Margulies J.Y.
    Floman Y.
    Robin G.C.
    Neuwirth M.G.
    Kuflik P.
    Weidenbaum M.
    Farcy J.-P.C.
    [J]. European Spine Journal, 1998, 7 (2) : 88 -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