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分期的新建议(Ⅱ)——1422例5年随访结果

被引:22
作者
张恩罴
曾祥发
蔡光龙
崔念基
胡永红
陈英福
闵华庆
曾其祥
郑国梁
机构
[1] 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
关键词
鼻咽癌; 临床分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按照1422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随访5年的结果,将T和N有关因素与5年生存率和远转移率分别作比较后提出:一、原发灶(T)分期按局限鼻咽(T1)、邻近超腔T2和远隔超越腔(T3)分为三个档次;二、转移淋巴结(N)分期应按所在颈区、长径大小及其活动度综合考虑,分为N0、N1、N2、N3四个档次,其中长径以≤5cm和≥8cm划分。单或双侧颈淋巴结转移的预后无明显差异;三、T、N、M组合方面,因N3的5年生存率仅6.25%~19.05%,T3尚有33.33%,建议T3为Ⅲ期,N3为Ⅳa为宜;远转移(M1)的预后极差,应和晚期的T或N有所区别而划为Ⅳb。本文对影响分期的各因素进行了讨论,对长沙分期、AJCC和Ho方案作了比较,显示本方案更能反映分期在指导制订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95 / 29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Cancer of the nasopharynx: Factors influencing prognosis. Perez CA,Ackerman LV,Mill WB. et al. Cancer . 1969
[2]  
Clinical analysis of 1000 cases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early diagnosis and clinical types of late cases. Hsieh CK et al.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 1965
[3]  
An epidemiologic and clinical study of nasopharyngealcarcinoma. Ho,JHC. Int. J Radiation oncology Biol. Phys .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