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化瘀及补肾健脾化瘀调整小鼠免疫衰老的对比研究

被引:18
作者
陈丰
李顺成
机构
[1] 北京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2] 北京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抗衰老; 补肾化瘀法; 补肾健脾; 化瘀法; IL-2; 自由基代谢; 细胞膜流动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5.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根据中医理论、临床经验及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正虚(主要指脾肾气虚)夹瘀是导致衰老的主要原因/机制。为了验证上述观点,探讨中医衰老的本质和延缓衰老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本课题通过体内外实验从淋巴细胞IL-2产生的水平、自由基代谢、细胞膜流动性等方面对比研究了补肾化瘀八味丹坤汤(补化)和补肾健脾化瘀八味参芪丹坤汤(补健化)的抗衰老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八味参芪丹坤汤提高老年小鼠和臭氧早衰模型小鼠IL-2产生的水平优于八味丹坤汤(p<0.01,p<0.05)。体外实验也表明八味参芪丹坤汤对恢复老年小鼠和H2O2损伤的淋巴细胞产生IL-2的作用均优于八味丹坤汤(p<0.01,p<0.05)。八味参芪丹坤汤在提高老年小鼠红细胞自由基清除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和CAT(过氧化氢酶)活性方面也优于八味丹坤汤(p<0.05)。并且,八味参芪丹坤汤组(补健化组)与八味丹坤汤组(补化组)相比,其稳定老年小鼠淋巴细胞膜流动性的效果更佳(p<0.05)。综上结果可见,补肾健脾化瘀复方八味参芪丹坤汤在调整衰老小鼠免疫功能、改善自由基代谢、抗自由基损伤和改善细胞膜功能等方面均优于补肾化瘀八味丹坤汤。其结果为“正虚夹瘀是衰老的主要原因/机制”,以及“补肾健脾化瘀法是延缓衰老的主要途径”的论点提供了实验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0+62 +6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扶正化瘀复方康寿饮延缓衰老的研究回顾 [J].
李顺成,蒋文跃,王传社,李志新,王玉明,李燕燕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6, (04) :244-245
[2]   补肾化瘀方药调整免疫衰老的机理研究 [J].
蒋文跃,李顺成,王传社,王玉明,王虹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5, (06) :353-355
[3]   几种天然药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作用 [J].
胡永欣 ;
陈红 ;
翟美芙 ;
陈士明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3, (01) :48-50
[4]   正虚挟瘀是衰老的主要机制 [J].
李顺成 ;
蒋文跃 ;
王传社 ;
王玉明 ;
李志新 ;
李燕燕 .
中国医药学报, 1992, (06) :4-7+63
[5]   从增龄对本虚标实证的影响探讨中医衰老机理 [J].
俞征宙 ;
陈文发 ;
俞宜年 ;
林求诚 ;
杨春波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2, (02) :80-82+68
[6]   过硼酸盐作底物滴定法测定红细胞及心肌组织中过氧化氢酶活力 [J].
白秀起 ;
戴工禾 ;
夏兆奇 .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89, (01) :34-37
[7]   祖国医学抗老延龄问题初探 [J].
姚培发 ;
褚秋萍 ;
丁一谔 ;
林水淼 .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2, (06) :2-4
[8]  
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陈奇主编, 1993
[9]   THIOBARBITURIC ACID TEST FOR DETECTING LIPID PEROXIDES [J].
ASAKAWA, T ;
MATSUSHITA, S .
LIPIDS, 1979, 14 (04) :4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