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斑块聚集的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研究

被引:13
作者
苗作华
陈勇
曾向阳
机构
[1]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空间布局; 土地利用; 斑块; 聚集度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3.2 [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研究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是了解其空间格局形成原因,进而拟定合理土地利用方向和改造利用措施的前提。该文以景观生态学斑块理论为基础,对武汉市的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空间布局开展实例研究,首先建立基于土地利用斑块的单元特征指数和空间布局指数,其次利用ArcGIS软件对数据进行斑块格网化空间叠置分析和邻域聚集度指数计算,并以SPSS软件对斑块聚集度指数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土地斑块聚集度的城市空间布局研究方法将数量统计和空间分析有效结合,能较好地揭示主要用地类型聚集与分散的空间格局分布特征和规律,为土地集约优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59+113 +1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评价.[M].任志远;张艳芳等著;.科学出版社.2003,
[2]   武汉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J].
李海燕 ;
蔡银莺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1, (01) :11-13
[3]   基于系统协调度的武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J].
聂艳 ;
于婧 ;
胡静 ;
叶宗达 .
资源科学, 2009, 31 (11) :1934-1939
[4]   集中分散论对于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的实现研究 [J].
李刚 ;
王玲 ;
王丽洁 .
城市发展研究, 2009, 16 (05) :94-96
[5]   基于GIS的城市最小生态用地空间分析模型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J].
张林波 ;
李伟涛 ;
王维 ;
熊严军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1) :69-78
[6]   基于模糊物元贴近度聚类模型的荆州市城乡结合部农地质量评价 [J].
叶宗达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7, (05) :66-70
[7]   基于斑块层次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质量影响的初步分析——以河北省张北县为例 [J].
郭旭东 ;
谢俊奇 ;
何挺 .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03) :116-127+140
[8]   中国土地利用空间分形结构及其机制 [J].
朱晓华 ;
蔡运龙 .
地理科学, 2005, (06) :6671-6677
[9]   潼南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J].
何丙辉 ;
徐霞 ;
辜世贤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5, (05) :134-137
[10]   上海城市土地利用格局的景观生态学分析 [J].
谈文琦 ;
徐建华 ;
岳文泽 ;
梅安新 ;
赵晶 ;
苏方林 .
生态科学, 2004, (02) :114-11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