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碳气溶胶辐射强迫全球分布的模拟研究

被引:56
作者
张华 [1 ]
马井会 [1 ]
郑有飞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关键词
黑碳气溶胶; 直接辐射强迫; 辐射传输模式; 地表反照率; 太阳天顶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2 [大气辐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一个改进的辐射传输模式,结合全球气溶胶数据集(GADS),计算晴空条件下冬夏两季黑碳气溶胶的直接辐射强迫在对流层顶和地面的全球分布。计算结果表明,与温室气体引起的整层大气都是正的辐射强迫不同,黑碳气溶胶的辐射强迫在对流层顶为正值,而在地面的辐射强迫却是负值。作者从理论上解释了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对北半球冬季和夏季而言,在对流层顶黑碳气溶胶的全球辐射强迫的平均值分别为0.085W/m2和0.155 W/m2,在地面则分别为-0.37 W/m2和-0.63 W/m2。虽然气溶胶的辐射强迫主要依赖于其本身的光学性质和在大气中的浓度,太阳高度角和地表反照率对黑碳气溶胶的辐射强迫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研究指出:黑碳气溶胶在对流层顶正的辐射强迫和在地面负的辐射强迫的绝对值都随太阳天顶角的余弦和地表反照率的增加线性增大;地表反照率对黑碳气溶胶辐射强迫的强度和分布都有重要影响。黑碳气溶胶的辐射强迫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变化特征,冬夏两季的大值区都位于30°N90°N之间,表明人类活动是造成黑碳气溶胶辐射强迫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147 / 115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一维辐射对流模式对云辐射强迫的数值模拟研究 [J].
刘玉芝 ;
石广玉 ;
赵剑琦 .
大气科学, 2007, (03) :486-494
[2]   沙尘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全球分布及分析 [J].
马井会 ;
张华 ;
郑有飞 ;
孙治安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7, (02) :156-164
[3]   复杂地形城市冬季边界层对气溶胶辐射效应的响应 [J].
郑飞 ;
张镭 ;
朱江 .
大气科学, 2006, (01) :171-179
[4]   近五年来东亚春季黑炭气溶胶分布输送和辐射效应的模拟研究 [J].
吴涧 ;
符淙斌 .
大气科学, 2005, (01) :111-119
[5]  
刘桂青,毛节泰,李成才.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03(S2)
[6]  
刘桂青,毛节泰,李成才.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03(S2)
[7]   利用MODIS研究中国东部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 [J].
李成才 ;
毛节泰 ;
刘启汉 ;
陈介中 ;
袁自冰 ;
刘晓阳 ;
朱爱华 ;
刘桂青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3, (19) :2094-2100
[8]   硫酸盐和烟尘气溶胶辐射特性及辐射强迫的模拟估算 [J].
张立盛 ;
石广玉 .
大气科学, 2001, (02) :231-242
[9]   相对湿度对大气气溶胶可见辐射吸收的影响 [J].
董真 ;
黄世鸿 ;
李子华 .
气象科学, 2000, (04) :487-493
[10]   硫酸盐和碳黑气溶胶辐射效应的研究 [J].
张瑛 ;
高庆先 .
应用气象学报, 1997, (S1) :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