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成沉积与风成沉积及古土壤的磁组构特征

被引:24
作者
张家强
李从先
丛友滋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2]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开放实验室
[3]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水成沉积;风成沉积;古土壤;磁组构;沉积环境;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1999.02.011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晚第四纪水成沉积、风成沉积、古土壤等的磁组构研究表明,不同成因的沉积物具有明显不同的磁组构特征。一般地,水成沉积的体积磁化率K受物源和水动力因素控制,P和F均>1.02,q<0.5;风成沉积的K受物源控制,内陆黄土的K明显高于沿海黄土及海岸风沙K,P和F均<1.02,q的平均值>0.55;古土壤的K受母质沉积类型和成土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控制,内陆古土壤的K偏高,沿海古土壤的K偏低,内陆古土壤的K远高于沿海古土壤的K,P和F均<1.02,q的平均值在0.5左右。运用典型沉积的磁组构特征对比分析未知沉积物,可以得到未知沉积物的物源、沉积过程和环境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苏北陆区潮成沙体的古流向
    张家强
    李从先
    丛友滋
    不详
    [J]. 科学通报 , 1997, (22) : 2408 - 2410
  • [2] 山东长山列岛黄土沉积磁组构特征及意义
    张家强
    丛友滋
    李从先
    [J]. 沉积学报, 1997, (03) : 143 - 146
  • [3] 泥质潮坪磁组构特征及其意义研究
    丛友滋
    韩国忠
    李从先
    陈庆强
    [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 1997, (01) : 14 - 17
  • [4] 华南沿海“老红砂”红化作用研究
    金志敏
    吴正
    廖秉良
    不详
    [J]. 科学通报 , 1994, (12) : 1122 - 1124
  • [5] 晚更新世末期中国陆架沙漠化及其衍生沉积的研究
    赵松龄
    [J]. 海洋与湖沼, 1991, (03) : 285 - 293
  • [6] 用磁组构研究底层流流向的初步探讨
    丛友滋
    臧启运
    李培英
    程国良
    白运虹
    [J].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0, (03) : 347 - 351
  • [7] 地磁学教程[M]. 地震出版社 ,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教研室,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