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1998/1999年南极夏季普里兹湾及北部海区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征
被引:23
作者:
刘子琳
蔡昱明
陈中元
刘诚刚
朱根海
王小谷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2]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3] 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4]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杭州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5] 杭州
来源:
关键词:
叶绿素a;
初级生产力;
粒度分级;
普里兹湾;
南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78.53 [海洋生物];
学科分类号:
070703 ;
摘要:
1998 /1 999年南极夏季 ,作者随“雪龙船”在南极普里兹湾及其北部海区 (63° - 69°1 2′S ,70°30′- 75°30′E) 3条断面 2 4个测站进行浮游生物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的现场观测 ,研究叶绿素a浓度和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征。测区表层叶绿素a浓度为 0 .1 6 - 3 .99μg/dm3,普里兹湾内和湾西部四女士浅滩海域浓度在 3 .5μg/dm3以上 ;平面分布趋势从湾内向西北方向递减 ,深海区浓度在 0 .5μg/dm3以下。从垂向看叶绿素a浓度的最大值大多出现于 2 5m或 50m层 ,50m以下更深层的浓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2 0 0m层叶绿素a浓度分布范围为 0 .0 1 - 0 .95μg/dm3。粒径分级叶绿素a浓度以微小型浮游生物的贡献占优势 (56 % ) ,微型浮游生物的贡献占2 4 % ,微微型浮游生物的贡献占 2 0 %。测区潜在初级生产力为 0 .1 1~ 1 1 .67mgC/(m3·h) ,平均值为 2 .0 0± 2 .80mgC/(m3·h)。高生产力区位于普里兹湾 ,平均现场生产力达到 0 .86gC/(m2 ·d) ;依次为陆架区、陆坡区 ,深海区生产力较低 ,平均现场生产力为 0 .1 7gC/(m2 ·d)。光合作用同化数较低 (1 .53± 1 .1 1mgC/(mgChla·h) )。粒径分级初级生产力以微小型浮游生物的贡献占优势 (58% ) ,微型浮游生物的贡献占 2 6 % ,微微型浮游生物的贡献占 1 6 %。浮游植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1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