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古代东亚国际体系

被引:16
作者
杨军
机构
[1] 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
关键词
中国; 古代东亚国际体系; 方国体系; 郡县体系; 羁縻体系; 宗藩体系;
D O I
10.15939/j.jujsse.2004.02.003
中图分类号
K207 [研究、考订、评论];
学科分类号
060202 ;
摘要
基于特殊的人文地理与政治地理观念,华夏先民确立的古代东亚国际体系的基本框架是:将与周边民族或地区的关系视为国内各地区间关系的延伸,用解决国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处理和其他地区间的关系。中国曾试图将方国、郡县、羁縻等国内的地方统治模式推广到全东亚,至明清才最终形成了宗藩体系。古代东亚国际体系的演进分为方国体系、郡县体系、羁縻体系与宗藩体系四种类型,标志着四个历史时期。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试论方国臣服于商的主要表现及其特点 [J].
张杰 .
殷都学刊, 2002, (02) :17-21
[3]   高句丽中央官制研究 [J].
杨军 .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1, (04) :70-73
[4]   略论早期中国地理观念的起源 [J].
梅莉 ;
晏昌贵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1, (04) :13-19+127
[5]   高句丽五部研究 [J].
杨军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 (04) :81-86
[6]   夏代早期国家结构探析 [J].
周书灿 .
中州学刊, 2000, (01) :121-125
[8]   春秋战国时期乡村社区的变异及其社会职能 [J].
仝晰纲 .
文史哲, 1999, (04) :68-73
[9]   唐代羁縻府州与中央关系初探 [J].
马驰 ;
马文军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 (01) :138-142+177
[10]   西王母会见周穆王地点国内外研究概况 [J].
张伟 .
兰州学刊, 1996, (06) :6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