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尺度遥感影像分割方法的湿地生态廊道设计

被引:7
作者
孔博 [1 ]
邓伟 [1 ]
陶和平 [1 ]
于欢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湿地生态廊道; 多尺度遥感影像分割; 人为干扰度; 滑动窗口算法;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0.0016
中图分类号
X87 [环境遥感];
学科分类号
1404 ;
摘要
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采用多尺度遥感影像分割方法中的人为干扰度模型,计算分割阈值确定湿地生态廊道的宽度,并结合聚类分析法分类的8种人为干扰类型,对建三江地区廊道结构设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廊道分割阈值设为20%,非湿地背景噪声为9.43%,湿地生态廊道最佳宽度为1298m。8种人为干扰度中聚类c1、c2、c3和c4类型是受人为干扰较弱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浓江、乌苏里江、三江和洪河保护区原始生态环境区域,将其分别设定为核心区、实验区、边缘区、缓冲区4种类型。廊道核心区中的沼泽类型占75%,总体精度高达93.7%,实验区沼泽占72.2%,精度达到75.8%,边缘与缓冲区起到边缘护栏的作用,缓冲区宽度为945m,本研究为湿地生态廊道的建设与修复提供了可靠、科学的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07 / 4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三江平原别拉洪河流域湿地农田化过程中湿地-农田景观梯度时空特征分析 [J].
王宗明 ;
陈铭 ;
宋开山 ;
刘殿伟 ;
张柏 ;
李方 ;
张树清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8, (01) :194-198
[2]   安徽沿淮区生态廊道系统建设探析 [J].
李万莲 ;
鲁峰 .
生态经济(学术版), 2007, (01) :344-347
[3]   三江平原别拉洪河流域湿地农田化过程研究 [J].
陈铭 ;
张柏 ;
王宗明 ;
张树清 ;
李晓峰 ;
刘殿伟 .
湿地科学, 2007, (01) :69-75
[4]   景观规划中的生态廊道宽度 [J].
朱强 ;
俞孔坚 ;
李迪华 .
生态学报, 2005, (09) :2406-2412
[5]   景观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J].
刘建锋 ;
肖文发 ;
江泽平 ;
冯霞 ;
李秀英 .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02) :222-226
[6]   道路对陆栖野生动物的生态学影响 [J].
胡忠军 ;
于长青 ;
徐宏发 ;
王淯 .
生态学杂志, 2005, (04) :433-437
[7]   三江平原大面积开荒对自然环境影响及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J].
刘兴土 ;
马学慧 .
地理科学, 2000, (01) :14-19
[8]  
三江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研究[M].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张喜祥,吴建平主编, 2003
[9]  
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M].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卢纹岱主编, 2002
[10]   Disturbance patterns in a socio-ecological system at multiple scales [J].
Zurlini, G. ;
Riitters, K. ;
Zaccarelli, N. ;
Petrosillo, I. ;
Jones, K. B. ;
Rossi L. .
ECOLOGICAL COMPLEXITY, 2006, 3 (02) :11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