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生态资产受损致因及重建新模式的探讨

被引:7
作者
孙鸿良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草地生态资产; 受损致因; 表面繁荣; 沉痛代价; 抢救途径; 生态经济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8 [草原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考察了西北部分地区草地生态资产受损状况,分析了长期以来人为因素为主要的破坏因素。过去向草地生态资产无限索取换来表面的经济繁荣,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今后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常规经济模式为生态经济模式,才能有效地抢救生态资产,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繁荣。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生态农业.[M].李文华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  
B模式:拯救地球 延续文明.[M].(美)莱斯特·R.布朗著;林自新;暴永宁等译;.东方出版社.2003,
[3]  
中国草地资源.[M].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畜牧兽医司;全国畜牧兽医总站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4]  
绿色的危机.[M].金鉴明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5]  
草地生态学.[M].[英]斯佩丁(C·R·W·Spedding) 著;贾慎修 译.科学出版社.1983,
[6]  
草地农业系统的发展过程与展望..任继周;.草业学报.2001,
[7]   清代以来东北草原的开发及其生态环境代价 [J].
衣保中 .
中国农史, 2003, (04) :113-120
[8]   西北呼唤草业 [J].
石元春 .
草业学报, 2003, (01) :1-3
[9]   内蒙古东北部近十年耕地面积变化及评价 [J].
呼格吉勒图 ;
何雨 ;
赛西雅拉图 ;
阿拉腾其其格 ;
阿拉腾巴特尔 ;
朝鲁门 ;
阿拉腾图亚 ;
萨日娜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99, (S1) :70-73
[10]   系统耦合与荒漠─绿洲草地农业系统─—以祁连山一临泽剖面为例 [J].
任继周,万长贵 .
草业学报, 1994,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