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沉错湖泊沉积多指标揭示的2万年以来环境变化

被引:36
作者
朱立平
王君波
陈玲
杨京蓉
李炳元
朱照宇
Hiroyki Kitagawa
Gran Possnert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日本名古屋大学年代综合研究实验室,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材料科学系北京,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广州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湖泊沉积; 环境演变; 2万年; 藏南湖泊;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对藏南沉错湖芯TC1孔的研究,分析了TC1孔的粒度、TOC、TN、C/N、Fe/Mn、Sr/Ba以及环境磁学参数等环境代用指标,基本上获得了这一地区2万年以来的环境变化记录。结果显示约19 800~18 000 Cal aBP的温度下降在各指标中具有明显的反映;约16 000 Cal aBP左右,温度在一次跃动上升之后,随即出现急剧下降;约15 200~12 000 Cal aBP,是降温之后的缓慢回升过程;约12 000~9 500 Cal aBP,各种指标均显示湖区环境处于不适宜阶段,特别是11 600~10 400 Cal aBP,湖区环境显著恶化。进入全新世后,湖区环境经历了3次明显的暖期(约9 500~7 600 Cal aBP、约6 800~5 800 Cal aBP、约4 800~3 800 Cal aBP) 和2次冷期(约7 600~6 800 Cal aBP、约5 800~4 800 Cal aBP),呈现出暖干/冷湿的交替规律,具有南亚季风(西南季风) 区气候变化的特征。沉错湖区2万年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序列中的某些特征时段与格陵兰冰芯记录和青藏高原其他记录相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反映了湖区及藏南地区的气候环境演变特征具有全球性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514 / 52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藏南沉错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J].
王君波 ;
朱立平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5) :459-467
[2]   青海湖16ka以来的花粉记录及其古气候古环境演化 [J].
刘兴起 ;
沈吉 ;
王苏民 ;
羊向东 ;
张恩楼 ;
童国榜 .
科学通报, 2002, (17) :1351-1355
[3]  
12kaBP前后青藏高原湖泊环境[J]. 李炳元,王苏民,朱立平,李元芳.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S1)
[4]   青海湖近千年来气候环境变化的湖泊沉积记录 [J].
沈吉 ;
张恩楼 ;
夏威岚 .
第四纪研究, 2001, (06) :508-513
[5]   西昆仑山南红山湖沉积反映的过去150年湖区环境变化 [J].
朱立平 ;
陈玲 ;
李炳元 ;
李元芳 ;
夏威岚 ;
李建国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7) :601-607
[6]   近2000年来云南洱海沉积记录的气候变化 [J].
张振克 ;
吴瑞金 ;
沈吉 ;
潘红玺 ;
夏威岚 ;
吴艳宏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1, (02) :31-35
[7]   西藏佩枯错距今13000-4500年间的介形类及环境变迁 [J].
彭金兰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7, (03) :5-7+10-14+16-20
[8]   第四纪测年的进展与问题 [J].
陈铁梅 .
第四纪研究, 1995, (02) :182-191
[9]   青海可可西里苟弄错地区近二万年来的环境变化 [J].
李炳元 ;
李元芳 ;
朱立平 ;
李栓科 ;
孔昭宸 ;
山发寿 .
科学通报, 1994, (18) :1727-1728
[10]   青海湖全新世以来古环境参数的研究 [J].
张彭熹,张保珍,钱桂敏,李海军,徐黎明 .
第四纪研究, 1994, (03) :22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