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岱海湖泊沉积岩芯高分辨率磁性测量——U型槽与常规方法之比较
被引:6
作者:
朱艳明
[1
]
于永涛
[1
]
周力平
[1
]
薛滨
[2
]
吴艳宏
[2
]
强小科
[3
]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理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沉积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岱海;
U型槽;
磁化率;
ARM;
湖泊沉积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8 [地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岱海西南部湖滨地区(40°32.127′N,112°37.802′E)钻取的一根长79.16m的高取芯率(98.8%)沉积岩芯(DH06A)进行了高分辨率的湖泊沉积物磁学性质测量。对U型槽法和常规散样方法得到的磁化率和非磁滞剩余磁化强度测量结果进行了系统的比较。U型槽法得到的低场体积磁化率(κlf)变化范围为1.09×10-5~283.00×10-5SI,常规散样法得到的κlf变化范围是2.23×10-5~319.37×10-5SI;U型槽法得到的非磁滞剩余磁化强度(ARM)的变化范围为0~33.33×10-3A/m,常规散样法得到的ARM值变化范围是0~1070×10-3A/m。尽管两种方法获得的κlf和ARM在数值上存在差别,其随深度的变化却显示出相同的趋势,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达0.873和0.834,表明两种方法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和可比性。对高分辨率的湖泊长岩芯磁学研究而言,U型槽法较常规散样法具有可靠、高效、便捷的特点,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磁性测量方法。磁化率对比研究表明,用常规散样法获得的质量频率磁化率(fd)能够更为敏感地揭示次一级的高频波动特征,而百分比频率磁化率(fd%)主要集中在1%5%范围内,其变化趋势与其他磁化率参数变化趋势有明显差异,其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983 / 988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