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稀土三基色荧光粉的合成、性质及应用
被引:25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燕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锦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惠琴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茂钧
余兴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化学系
余兴海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胡建国
机构
:
[1]
复旦大学化学系
来源
:
发光与显示
|
1981年
/ 01期
关键词
:
稀土三基色荧光粉;
光通;
徐燕;
荧光灯;
光效;
气体放电灯;
绿粉;
发射光谱;
蓝粉;
激发光谱;
Eu;
显色指数;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一、前言 自1942年至今,国内外荧光灯都以“卤粉”为主要发光材料,它的特点是光效高,但由于发射光谱在红色区域内辐射量不足,而蓝色辐射又过甚,致使荧光灯显色性较差,使被照射的实物颜色失真。前几年在卤粉中加入绿粉(硅酸锌锰)和红粉(锡激活的磷酸锶或锰激活的氟锗酸镁,砷酸镁等)使荧光灯的光色有较大的改进,但光效下降。长期以来光色和光效的矛盾,未能统一。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6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Ger. Offen .
←
1
→
共 1 条
[1]
Ger. Offen .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