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平朔矿区上石炭统太原组11号煤层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煤微环境

被引:26
作者
秦勇
王文峰
宋党育
张晓东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山西; 平朔; 上石炭统; 煤层; 地球化学; 成煤微环境; 半咸水至咸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山西平朔矿区上石炭统太原组11号煤层具有中硫、高灰、较高有机硫的特征,但其中各煤分层的基本性质差异较大,指示其成煤微环境显著变化。地球化学研究表明,Ca/ (Ca +Fe)、Th/U、Al/Ti、V/Zn、δEu、δCe可作为指示11号煤层沉积水介质盐度的标志,St,d、So ,d/Sp,d可分别作为指示水介质氧化还原程度和酸碱度的标志,Ad、V/I、ΣREE可作为指示水介质动力条件的标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煤层成煤微环境特征及其演化历程,认为11号煤层形成于波动式海进的半咸水—咸水沉积环境。在此过程中,海水对泥炭沼泽的影响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第1阶段,泥炭形成于微咸—半咸水条件,水动力条件逐渐增强;第2阶段,泥炭形成于半咸水—咸水条件,水动力条件总体上相对较强,沼泽水体从逐渐加深演化为显著变浅;第3阶段,泥炭形成于半咸水环境,海水影响再次逐渐增强,在泥炭沼泽演化末期水体显著变深,动力条件明显减弱,还原性显著增强。
引用
收藏
页码:249 / 26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沉积体系与煤层气储盖特征之关系探讨 [J].
秦勇 ;
傅雪海 ;
岳巍 ;
林大扬 ;
叶建平 ;
焦思红 .
古地理学报, 2000, (01) :77-84
[2]   华北晚古生代煤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J].
黄文辉 ;
杨起 ;
汤达祯 ;
赵志根 ;
唐修义 .
地质学报, 1999, (04) :360-369
[3]   微山湖地区石炭-二叠纪煤的稀土元素沉积地球化学 [J].
赵志根 ;
冯仕安 ;
唐修义 .
地质地球化学, 1998, (04) :64-67
[4]   沉积型赤铁矿、菱铁矿和黄铁矿氧化还原电位测量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J].
张松豹 ;
曹月明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992, (02) :62-67
[5]  
能源地质学.[M].陈家良等编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6]  
华北地台晚古生代煤地质学研究.[M].尚冠雄主编;.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7]  
海洋地球化学.[M].赵其渊等编;.地质出版社.1989,
[8]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M].王中刚等 编著.科学出版社.1989,
[9]  
岩相古地理基础和工作方法.[M].刘宝;曾允孚主编;.地质出版社.1985,
[10]  
Rare earthelementsasindicatorsofdifferentmarinedeposi tionalenvironmentsinchertandshale..Murray;R .W;M .R .BuchholtztenBrink;D .l.Jonesetal;.Geology.1990,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