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高度丢失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110
作者:
汤旭日
王秋根
张秋林
沈洪兴
纪方
禹宝庆
许硕贵
唐昊
张春才
王家林
陆晴友
王万宗
吴剑宏
汪方
方大标
杨涛
机构:
[1]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
[2]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 上海市
[3] 上海市
来源: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移位;
不良原因;
治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7.3 [骨骼手术];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分析随访病例术后平台高度丢失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提高胫骨平台骨折手术解剖复位率。方法对2000年1月~2003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不同类型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回顾,对有良好随访的57例达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的平台骨折病例进行X线片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2.5年,平均15个月,约有28.1%发生平台高度丢失(判定标准:关节面塌陷>3mm和/或轴向对线不良>5°),总结出6种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高度丢失的原因:①年龄>60岁,②严重骨质疏松,③复杂性、粉碎性骨折,④拉力螺钉、T或L型钢板抗剪应力较差,⑤植骨不充分,⑥过早负重。结论术前正确判断骨折类型、足量植骨、解剖复位后坚强内固定及早期不负重功能锻炼是减少平台高度丢失、提高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的关键。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复位及术后康复锻炼中,如能充分考虑上述六种造成平台高度丢失的原因并加以克服,将可能避免或延缓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7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