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PD分子标记技术用于螺旋藻(Spirulina)分类的研究附视频

被引:13
作者
李晋楠
汪志平
机构
[1] 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
[2] 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 杭州
[3] 杭州
关键词
钝顶螺旋藻; RAPD; 聚类分析; 分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9.22 [蓝藻门];
学科分类号
071001 ;
摘要
用 1 0 6条随机引物对Sp 1等 7株钝顶螺旋藻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 :(1 )绝大多数引物的PCR扩增结果均相同 ,与它们同属于钝顶螺旋藻种的事实相符。 (2 )筛选出 2 3条具有明显多态性的随机引物 ,扩增出的总条带数为 1 5 1 ,平均每条引物的扩增条带数为6 5 7;其中多态性条带为 1 2 0 ,占总带数的 79 5 %。 (3 ) 7株材料经聚类分析可聚成 2大类 ,Sp 1和Sp 2与Sp 6聚成第Ⅰ类 ,Sp 3、Sp 4及Sp 5与Sp 7聚成第Ⅱ类。 (4)第Ⅰ类和第Ⅱ类之间的遗传距离为 9 76 3 9,而两大类内部各藻株间的遗传距离仅为 2 6 4 5 8— 4 5 82 8,说明两大类间的遗传背景差异较大 ,而两大类内部各藻株间的遗传背景差异相对较小。上述分类结果与 7株材料的某些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相吻合 ,但与依据藻丝体形态特征的经典分类结果有较大出入。本研究首次将RAPD分子标记技术用于螺旋藻的分类 ,为在DNA水平建立螺旋藻分类与新品种 (系 )鉴定的技术体系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03 / 20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2]   蜈蚣藻和管形藻的RAPD分析 [J].
王茜 ;
安利佳 ;
杨君 ;
苏乔 ;
王宏伟 ;
康晓慧 .
海洋与湖沼, 2000, (05) :506-510
[3]   石莼属(Ulva)和浒苔属(Enteromorpha)绿藻的RAPD分析附视频 [J].
杨君 ;
安利佳 ;
王茜 ;
王宏伟 ;
苏乔 ;
康晓慧 .
海洋与湖沼, 2000, (04) :408-413
[4]   同工酶分子标记研究中国和欧洲栽培油菜的遗传差异 [J].
赵坚义 ;
H.C.Becker .
作物学报, 1998, (02) :213-220
[5]   甲基磺酸乙酯对钝顶螺旋藻生长和形态的影响 [J].
崔海瑞 ;
汪志平 ;
徐步进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6) :37-40
[6]   分子标记种质资源鉴定和分子标记育种 [J].
贾继增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6, (04) :2-11
[7]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计算机处理平台[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唐启义, 1997
[8]  
Strain selection of Spirulina suitable for mass production[J] . Avigad Vonshak.Hydrobiologia . 198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