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动态特征

被引:24
作者
张永强
唐艳鸿
姜杰
机构
[1] 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生物环境研究部
关键词
草原生态系统; CENTURY模型; 气候变动; 碳循环; 温暖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青藏高原草地碳动态对区域乃至全球碳循环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采用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CENTURY模型4.5版本探讨了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0~20cm)在1960~2002年间的年际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区域分异特征.CENTURY模型模拟的地上部分生物量与土壤表层有机碳与实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从1960~2002年,8个典型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出明显年际的波动,变化幅度随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而增大;青藏高原草地有机碳总量和主要草地生态系统有机碳总量也呈现出明显的年际变化,而以1990~2000年期间的年际变化幅度最大,在这期间主要生态系统有机碳总量都呈现出先上升而后迅速下降的变化.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区域分布特征表现出从东南向西北降低的地带性分异,同时在东北和东南表现出非地带性分异特征.该研究表明:近40年来青藏高原典型草地生态系统随气候变动有比较敏感的响应,同时,在假定生态系统生理特性不变的条件下,近10年来的气候变动增加了青藏高原草地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和排放速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140 / 114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of organic agriculture in northern Europe – a modelling approach [J].
Bente Foereid ;
Henning Høgh-Jensen .
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 2004, 68 :13-24
[2]   DYNAMICS OF C, N, P AND S IN GRASSLAND SOILS - A MODEL [J].
PARTON, WJ ;
STEWART, JWB ;
COLE, CV .
BIOGEOCHEMISTRY, 1988, 5 (01) :109-131
[3]   青藏高原草地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全球意义 [J].
王根绪 ;
程国栋 ;
沈永平 .
冰川冻土, 2002, (06) :693-700
[4]   中国植被和土壤碳贮量 [J].
李克让 ;
王绍强 ;
曹明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1) :72-80
[5]   华北平原典型农田水、热与CO2通量的测定 [J].
张永强 ;
刘昌明 ;
于强 ;
贾金生 ;
沈彦俊 ;
孙宏勇 ;
唐常源 ;
A.Kondoh .
地理学报, 2002, (03) :333-342
[6]   青藏高原大气-植被相互作用的模拟试验 Ⅱ.植被叶面积指数和净初级生产力 [J].
吕建华 ;
季劲钧 .
大气科学, 2002, (02) :255-262
[7]   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模型的建立 [J].
黄耀 ;
刘世梁 ;
沈其荣 ;
宗良纲 .
中国农业科学, 2001, (05) :532-536
[8]   中国东北森林生长演替模拟模型及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J].
延晓冬 ;
赵士洞 ;
于振良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1) :1-8
[9]   中国陆地土壤有机碳库的估算 [J].
王绍强 ;
周成虎 .
地理研究, 1999, (04) :349-356
[10]   地表面物理过程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耦合反馈机理的模拟研究 [J].
季劲钧 ;
余莉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9, (04) :439-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