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汉语的清入声在北京话里的对应规律

被引:13
作者
平山久雄
机构
关键词
入声字; 词尾; 北京; 词素; 口语词; 阴平; 去声; 第二声; 阳平; 人声; 中古汉语; 对应形式; 上声; 名词性; 动词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1 中古汉语的入声在北京话里的对应规律,对于全浊字和次浊字是很清楚的:中古全浊入声字在北京话里照例变为阳平(少数文言字变去声);次浊入声字照例变为去声,很少例外。但对于全清和次清的入声字,向来认为没有明显的对应规律可循,因为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北京音系的成长和它受的周围影响 [J].
俞敏 .
方言, 1984, (04) :272-277
[2]  
古今字音对照手册[M]. 中华书局 , 丁声树 编录, 1981
[3]  
方言调查字表[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辑, 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