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科设学和清末民初中国的学术转型

被引:6
作者
程歗
谈火生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分斋课士; 分科设学; 知识分类; 学术转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092 [];
学科分类号
060305 ;
摘要
在中国近代学术转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分科设学模式,是传统的内部变动和西学的外部输入错综交织的产物。清末学人在教育改革中重新发现并发展了宋儒胡瑗以来的分斋课士的书院传统,逐步将西学门类整合进传统的知识体系之中,经由学校体制、分科设计和研究方法的层层更新,形成了一幅中西学冲突融合,书院和学堂彼此移位,经学失去主导价值,以致传统学术体系最终分解的极其复杂的图景。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西学移植与中国现代学术门类的初建 [J].
左玉河 .
史学月刊, 2001, (04) :96-101
[3]   1999年中国近代史学术动态概述 [J].
张海鹏 .
近代史研究, 2001, (01) :209-258
[4]   清末民初学术史勃兴潮流述论 [J].
李帆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00, (05) :63-67
[6]   四部分类是图书分类而非学术分类 [J].
黄晏妤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2) :104-112
[7]   试论近代中国之“国学”研究 [J].
钟少华 .
学术研究, 1999, (08) :25-38
[8]   晚清民国时期的国学研究与西学 [J].
桑兵 .
历史研究, 1996, (05) :30-45
[10]  
从湖北看中国教育近代化[M]. 广东教育出版社 , 董宝良,熊贤君主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