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态转换中的生态配置优化——以成都10大环城郊野公园建设为例

被引:9
作者
李伟
机构
[1]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城市形态转换; 生态配置; 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中国的城市在持续地高速发展,城市的形态处于急剧的变化之中。城市形态中的生态要素虽受到重视,但在政府的强力主导下,往往片面强调短期的经济利益,造成了资源配置的扭曲。在进行城市生态资源配置时,只有兼顾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按生态城市的原则来进行,优先建设城市生态屏障,才能实现城市空间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本文对成都10大郊野公园建设的得失进行了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6+62 +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网络 [J].
魏培东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 (04) :81-84
[2]   1990年以来国内城市形态研究述评 [J].
郑莘 ;
林琳 .
城市规划, 2002, (07) :59-64+92
[3]   城市形态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全面与理性的研究框架 [J].
谷凯 .
城市规划, 2001, (12) :36-42
[4]   风水思想影响下的明清广州城市形态 [J].
周霞 ;
刘管平 .
华中建筑, 1999, (04) :57-58
[5]   上海城市形态持续发展的规划实施机制 [J].
李亚明 .
城市发展研究, 1999, (03) :17-20
[6]   “城市文本”——一种研究城市形态的方法 [J].
唐明 ;
朱文一 .
国外城市规划, 1998, (04) :10-15
[7]  
城市形态[M]. 华夏出版社 , (美)凯文·林奇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