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夏植物区系理论再论河西走廊植物区系

被引:1
作者
沈禹颖
机构
[1] 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开放试验室
[2] 甘肃兰州
基金
“九五”攻关项目;
关键词
华夏植物区系; 河西走廊; 荒漠、半荒漠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54 [];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传统的区系观点认为河西走廊 ,包括整个西北荒漠、半荒漠区植物区系的各成分起源古老 ,其中地中海 -西亚 -中亚成分占较重要的地位 ,以中亚成分更为重要。但华夏植物区系的理论认为我国西北属古陆块的一部分 ,西北地区的植物是同华夏植物区系一起发展起来的 ,是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次生成分 ,不宜分划入中亚植物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7 +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地球植物区系分区提纲 [J].
张宏达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03) :73-80
[2]   张掖东大山地区的植被 [J].
丘明新 ;
陈必寿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4, (03) :235-239
[3]   甘肃河西走廊几种典型盐地植物的解剖学研究 [J].
贾恢先 ;
赵曼容 ;
慕勤国 .
甘肃农大学报, 1983, (04) :64-67
[4]  
中国干旱地区自然地理[M]. 科学出版社 , 胡松乔 主编, 1985
[5]  
中国植被地理及优势植物化学成分[M]. 科学出版社 , 侯学煜 著, 1982
[6]  
中国植被[M]. 科学出版社 , 吴征镒主编, 1980